導(dǎo)語:其實寶寶2到3歲是大腦發(fā)育最快的時期,是接受各種外界刺激的敏感期,讓孩子從出生后能有一個豐富的情感認知能力,這對他們大腦的影響,無論結(jié)構(gòu)和功能發(fā)育,都有重要作用。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幼兒如何進行啟蒙教育,希望有所幫助!
首先是各種感官的訓(xùn)練,這是啟蒙嬰兒智力的第一步。必須讓孩子一出世就領(lǐng)略和認識周圍豐富多彩的世界,接受變幻的環(huán)境的種種刺激,激活其大腦。使之作出不同的反應(yīng),思維敏捷,聰明可愛。具體的做法是,要創(chuàng)造條件讓孩子廣泛地接觸各種形狀,各種顏色的物品,從玩具到家里的擺設(shè)。除了看之外,應(yīng)該讓他們?nèi)ヂ?,用小手去摸,去擺弄,從而體驗它們,認識它們。然后當孩子1歲多的時候,通常都會喜歡裝盒子、蓋蓋子、敲打東西,這是他們認識世界的特殊方法。讓他們多看,多聽,多摸,多擺弄,就會懂得一些粗淺的知識,使感覺和知覺變得更敏銳,智力就自然得到提高。父母可以結(jié)合日常生活與孩子一起做游戲,有目的地教給他們認識這些簡單而具體的事物。
培養(yǎng)記憶力。
當孩子稍大一些,能獨立說話時,就可以教他們背誦簡短的川歌。2~3歲左右時,可以讓他們背詳簡短的詩歌或小故事。同時,也可以鍛煉把自己的玩具或小衣服放在一定的地方,并有目的地讓他(她)自己去找。比如對孩子說:"把爸爸給你買的小紅皮鞋找出來。""寶貝,去把你的那本講大灰狼的故事書拿來。""昨天媽媽講故事講到哪里了?"這是培養(yǎng)孩子記憶力的一種方法。大人也可以通過讓孩子傳話的形式,即告訴孩子一件簡單的事情,讓孩子轉(zhuǎn)告別人,培養(yǎng)記憶能力。當然,認字數(shù)數(shù)等也是鍛煉記憶的好辦法,這幾種方法可以交替進行。
思維力和想象力的鍛煉。培養(yǎng)孩子的思維能力,應(yīng)先從鍛煉他們分析、歸類的能力開始。最初,可以讓孩子從一些玩具或家具中認出某種玩具或家具來,也可教他們分清自己的小手,小腳和五官,然后,可鍛煉孩子從一大堆積木中挑出顏色和形狀一樣的積木,從多種的食物中分辨出哪些是蔬菜,哪些是水果,逐漸提高他們的分析和辨別的能力。3歲后就可以讓他們做簡單的積木拼湊游戲了。
想象力的鍛煉。
其實幼兒的想象力要到一定年齡才會出現(xiàn)。一般說來,當他們“懂得人事”之后,就可以進行這方面的培養(yǎng)和鍛煉。最初,也是以游戲開始,父母可徒手或利用小玩具做模仿游戲。
比如,用手做成兔、雞的樣子,問孩子像不像兔呀?像不像雞呀?女孩子可以買布娃娃,給娃娃做個小被子小枕頭,讓孩子摟它睡覺,用勺子給它喂飯。當孩子更大一些的時候,和孩子一起做剪紙簡單的繪畫捍橡皮泥沙灘造型堆雪人等,讓孩子想象這些像什么?這樣會使孩子展開想象的翅膀。也可以給他們講童話或小故事,講到一半,讓他們編出不同的結(jié)果,以豐富他們的想象力,為培養(yǎng)他們的創(chuàng)造力做好準備。
如果讓孩子被動、單純地辨認文字數(shù)字、顏色、形狀,會迫使孩子使用較低層次的思考過程,而不是發(fā)展學習能力。這就好象在馬戲團里訓(xùn)練小狗玩把戲一樣:當小狗滾在地上數(shù)到3,它并不是真的會算術(shù),只是在表演一項特技。這些特技不但無助于發(fā)展孩子的學習能力,甚至可能是有害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