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法1、做一些家務(wù)活
孩子不僅是被愛護的對象,同時,作為家庭的有機一分子,孩子需要對家庭負責。這種責任的范疇非常廣泛,可以先從培養(yǎng)孩子做家務(wù)做起。通過自己的勞動,使得家庭變得更加整潔干凈。然后,再將這些責任感擴充到其他方面,比如和諧等等更高層次。
方法2、不要過度溺愛
父母愛護孩子,對于父母來說是天經(jīng)地義的事情。但是,這種愛護孩子,需要有一個必要的界限,一定要讓孩子知道,這種愛,從感情上來說是沒有界限的。但是在實際操作中,必須要對孩子說“不”,要拒絕孩子的一些不合理的要求。
方法3、父母要以身作則
具有良好思想品行的父母,很容易教育出同樣高品質(zhì)的孩子。所以,父母一定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,在生活當中,要做到尊重長輩。不僅如此,對待周圍的人群,不論其經(jīng)濟收入、職業(yè)、社會地位等,而將人分成三六九等來對待。
方法4、時刻感恩他人
我們在生活中,時常會受到其他人的幫助,當這種幫助如期而至的時候,我們要及時地去體會到,并且要用最誠摯的心去反饋。讓孩子學會謝謝,雖然只是簡簡單單的兩個字,可是這兩個字包括的深意,就是感恩心理形成的基礎(chǔ)。
方法5、為他人提供幫助
孩子在接受其他人幫助的時候,我們需要教育孩子,這種幫助都是相互的,我們需要利用我們的能力,去將這種友善的行為發(fā)揚光大。無論什么時候,我們都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圍之內(nèi),為我們周圍的人提供一些幫助。這些幫助,不在大小,而在于我們真情的付出。
方法6、利用好節(jié)日
感恩是日常的,但是在有些時候,也可以是有針對性并且隆重的。比如父親節(jié)母親節(jié),我們可以做一些榜樣,和孩子一起,為老人送鮮花。
教師節(jié),讓孩子給老師送一個賀卡。這些節(jié)日,可以讓孩子對與之相關(guān)的人群有著更深的了解和認識,教育效果更好。
方法7、去體會真情
孩子相對幼稚,他們的思想也比較單純,所以沒有辦法去了解更多關(guān)于情感的東西。父母在日常教育中,可以多去灌輸一些。比如,孩子在看動畫片的時候,我們可以通過劇情,來告訴孩子關(guān)于親情、友情的必要性,以此來增強孩子內(nèi)心對于父母和朋友的濃厚情感。
孩子并不是冷酷無情的機器,他們同樣有著充沛的感情。可是這些感情的培養(yǎng),需要一些正確的方式和長期的積累。
因為童年時教育的不得當,既有可能讓孩子的價值觀發(fā)生偏差,也使得他們的情感表達沒有朝著正確的方法顯現(xiàn)出來。
因此,父母一定要從小抓起,讓孩子可以理解包括父母在內(nèi)的其他人,對于自己成長所付出的艱辛,學會去感恩、去回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