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就如一個不斷打怪升級的歷程。要保持前進,就必須在被打倒后重新爬起,繼續(xù)克服一個個不斷升級的挫折。所以,對于小孩的教育上,爸爸媽媽們別只集中于智商與社交訓練上,修煉好挫折容忍力,便是也是小孩成長不可或缺的內容。
挫折容忍力是指個體遇到挫折時免于行為失常的能力,也就是個人能承受環(huán)境的壓力或經得起挫折的能力,即“自我張力”,如果孩子缺乏挫折容忍力,則可能出現(xiàn)這些情況:
在技術學習和知識學習中,遇到困難缺乏耐性,容易放棄;
不敢輕易嘗試挑戰(zhàn),固守原地;
不容易走出挫折造成的心理創(chuàng)傷,這樣的人容易逃避、不負責任、內心充滿無力感、自責。
以下是挫折容忍力養(yǎng)成步驟,一起來看一下吧。
STEP1:包容孩子的失敗與困難
沒有完美的人生,孩子們犯錯是很正常的事情。父母們對待錯誤的態(tài)度也影響著孩子。不要對錯誤大驚小怪,否則孩子們會變得小心翼翼,害怕又犯下錯誤。與其讓孩子們自責不停,還不如引導他們如何解決錯誤帶來的麻煩。
STEP2:允許孩子發(fā)泄情緒
遇到困難和挫折后,孩子們的傷心憤怒是可以被允許的,哭泣也不完全是脆弱的表現(xiàn),表面的堅強不代表頑強,負面情緒需要被發(fā)泄出來,壓抑則可能造成內心的焦慮。即使是男孩子,不應該以“男兒有淚不輕彈”去忽略他的沮喪情緒。
當孩子低落時,父母要給孩子們一些空間與時間,讓他自我排解情緒。
STEP3:引導孩子正向解決問題
挫折教育,最重要的還是身教。在出現(xiàn)問題時,父母們鼓勵、引導孩子往積極的方向去解決問題。會讓孩子們走出他們的牛角尖,嘗試用多元的方式去解決問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