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孩子到了一定年齡,開始對美表現(xiàn)出濃厚的興趣,家長們開心的同時,也難免擔憂,孩子這個時候,家長怎么做才是對的?天童美語今天就和大家聊聊,審美觀念的萌芽和發(fā)展。
孩子愛美這件事是普遍存在的,教育學家、美學家周海宏曾經說過,人的審美意識的覺醒從3歲就開始了。審美力是一切創(chuàng)造力、想象力的基礎,審美讓人的精神世界更加富足,拓展了認知能力的邊界,深深影響人格的形成和發(fā)展。
其實處于上小學的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喜歡打扮,并不等于孩子學壞了,孩子喜歡打扮也不等于孩子愛虛榮,其實這是一種比較正常的一種現(xiàn)象,家長對于孩子愛美,不要感到可恥,要對于孩子這種現(xiàn)象要給予一定的包容,甚至是要去適量的滿足孩子的要求,給予孩子的正確引導,教育孩子正確的價值觀,家長要重視"審美教育"。

孫瑞雪在《捕捉兒童敏感期》一書中寫到:"孩子追求美,說明她的精神世界開始走向豐富和深入"。審美不止和藝術有關,還關乎文學敏感度和精神世界的豐滿。都說文藝,文學和藝術之間關系非常密切,當孩子審美能力匱乏時,他無從欣賞也就無法言說,難以精準表達自己的感受。當一個孩子開始感知美,覺察美,追隨美,說明他的精神世界開始成長,他逐漸擁有自己的判斷。作為家長不要因為孩子愛美而去斥責他,去打壓他,要在一定程度上適當?shù)慕o予孩子一些理解和包容。
楊瀾說,比起成績,她更注重孩子的審美教育。因為審美是一種情感能力。我們要鼓勵孩子多參加藝術活動,把去博物館觀展、看演出、聽音樂會、看美術展覽變成一種習慣。這都是在進行學習,而且是比課堂知識更重要的學習。如果一個孩子非常喜愛藝術、注重學習,在這方面的天賦得到發(fā)展,說明其形象和抽象思維將得到很好的開發(fā),將會使他們看問題更全面,更具創(chuàng)造性和想象力。
讓孩子在生活中始終保持對美的敏感和追求,擁有一雙發(fā)現(xiàn)美的眼睛,找到人生的樂趣,這就是最好的審美教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