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葉圣陶曾經說過:教育的本質是培養(yǎng)習慣。任何偉大的事情的起點總是很小很小的,塑造孩子的性格,成就孩子的人生需要從培養(yǎng)好習慣開始。天童美語相信,習慣是一種巨大頑強的力量,你給孩子什么樣的習慣,影響他的一生。
以下和大家分享幾個影響孩子的好習慣:
1、讓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。家長們對孩子的關愛讓孩子健康成長,而過度的關愛和揠苗助長的效果是一樣的,有的孩子6歲了還是不能好好穿衣服,玩具玩完到處丟。家長們可能覺得,沒關系啊,反正我也在孩子身邊多做點就是了。事實上這樣的想法會害了孩子,孩子的事一直有家長代勞那么他永遠都是沒有正常的自理能力的,缺乏獨立思考和行為習慣,始終是照顧不好自己的。
2、陪孩子做計劃。不少家長都在抱怨孩子太拖延,有事不做非要等到要截止了,才慢悠悠做一點,甚至直接擺爛。這種孩子總是在家長口中被稱作“懶孩子”,其實,有的時候孩子不配合不只是懶,還是因為缺乏好的督促培養(yǎng)好的習慣。他們習慣性先享樂了再說,把自己需要完成的任務拋之腦后,不懂做事的優(yōu)先級。家長需要讓孩子有任務優(yōu)先級意識,幫助孩子規(guī)劃自己的生活,讓孩子能夠整理任務合理分配時間。在家長的傾力配合下,相信孩子們都能有自主的行為習慣。

3、讓誠信成為家庭的核心理念。從小我們這一輩人就被教育說:做人要講誠信。意思就是我們都需要實話實說,兌現自己的諾言,不要誆騙誘哄,也不要信口開河,搬弄是非。這是一種讓人際交往更舒適,讓人更有責任心,更值得信賴的很好的生活習慣。對于孩子來說,他們是不懂這些的。有的家長就說,自己家孩子明明喝了牛奶,就是害怕家長問責然后說謊,更有甚者,他也不知道因為什么反正就是愛胡說八道。如果孩子有這些行為,家長要盡早糾正過來。一個沒有誠信的人是很難在社會上立足的,不被人信任會阻礙孩子發(fā)展之路。
獨立、有規(guī)劃、講誠信……這些小小的生活習慣來源于整個家庭的氛圍教育和行為教育,語言教育只是很小的一部分。家長們首先要言行一致,奉行這套理念并且親力親為地督促孩子,讓孩子養(yǎng)成好習慣,讓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