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需要通過訓練學習穿衣服、綁鞋帶、吃飯、洗澡、過馬路,再大一點還要通過訓練學習做家務。這些不是一次兩次的訓練,更不是通過沒做好就懲罰的方式。天童教育覺得,花時間訓練孩子的技能,應該成為家庭生活的一個常規(guī)內容。
如果我們不花時間訓練孩子,那么很快就會發(fā)現,我們需要花更多的時間糾正未經訓練的孩子的不當行為。而不斷地糾正無法教會孩子技能,因為批評只能讓孩子沮喪和憤怒。這樣的結果,就是孩子可能決定不再學習了。而且因為這樣的糾正通常沒有用處,孩子反而得到了特別關注,會變本加厲。
一個不氣餒的孩子,會對事情表現出強烈的好奇和興趣。父母要察覺這一點,對孩子的嘗試給予鼓勵,并且要給孩子的探索和學習留出特定的時間。例如匆忙的早上大概不是教孩子綁鞋帶的適當時間,時間壓力下容易讓父母不耐煩,進而引起孩子的反叛。
而下午的游戲時間通常是教孩子新技能的理想時間,學習是游戲的一部分。玩具店里有很多輔助訓練用品,媽媽也可以自己制作,幾個大扣子加上舊衣服上剪下來的扣眼,就可以幫助孩子學習扣扣子。
在硬紙板上畫鞋子,打幾個洞,就可以教孩子穿鞋帶、綁鞋帶。如果孩子參與制作,他們就會更有興趣。只是看媽媽制作玩具就很有趣了,能參與就更棒了!媽媽也可以借此引導孩子的智能發(fā)展,增加創(chuàng)造力。
餐桌禮儀可以通過洋娃娃和茶點派對來教孩子,讓“介紹和歡迎客人”也成為茶點派對的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?;疖嚒⑵?、出租車上應有的禮儀,也可以通過坐車的游戲來教導。在游戲中進行角色扮演是極好的訓練方式,孩子天生是好演員。
每項技能的訓練,都需要通過不斷重復直到熟練為止。技巧要一項一項地學習,我們對這個學習過程要有耐心和信心,對孩子說一些鼓勵的話,比如“再試一次吧,你能做到”。愉快的氛圍、對每一個小成就的認可,能夠讓父母和孩子都享受學習的過程。很多時候,父母必須站在旁觀者的立場上,讓孩子自己練習,獨立解決問題。
當家里孩子增加時,家長容易忽視對幼兒的訓練。這樣年齡較大的孩子可能會替幼兒做事情。父母需要觀察,看較大的孩子是否在利用這個機會建立自己對幼兒的權威控制。每個孩子都應享有平等的訓練時間,以發(fā)展個人技能和價值感。
不要在客人面前或公共場所訓練孩子的新技能,在這樣的環(huán)境下,孩子會采取最習慣的方式而不是新技能。如果父母希望孩子在公共場合守規(guī)矩,則需要在家里訓練。如果孩子在公共場合行為失控,較好的解決方法是安靜地將孩子帶離現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