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我們的孩子選擇了與我們不同的宗教信仰,從事了與我們夢想不同的職業(yè),或者與不同種族的人士結(jié)了婚。我們能否認識到,他們有權(quán)以獨有的方式表達自己最真實的自我。我們又能否對他們的表達作出回應(yīng)呢?
我們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需要意識到,他們作為一個人理應(yīng)受到贊揚。當然,家長會說,他們一直在表揚和贊美孩子。畢竟,他們不是都會為孩子慶祝生日,帶他們?nèi)タ措娪?,給他們買禮物,花許多錢為他們買玩具嗎?如果這些還不算是對孩子的肯定和贊美,怎么做才算呢?
在不自覺的情況下,我們往往只是認可孩子的行為,而不是認可他們本人。贊美和認同孩子本人的意義是:允許他們生活在最真實的自我當中,而不必陷入我們期望的陷阱中。也就是說,即便孩子什么事也不做,什么也不去證明,也沒有達到任何目標,我們依然為他們的存在而沉醉欣喜。無論表現(xiàn)形式如何,孩子的本質(zhì)都是純潔而富有愛意的。
天童教育覺得,當我們尊重這種本質(zhì)的時候,孩子就會相信:我們理解他們的內(nèi)心世界,相信他們是美好而有價值的人,無論他們外在的表現(xiàn)如何。在孩子的外在表達或許還支離破碎的時候,如果我們有能力與他們的內(nèi)在本質(zhì)建立起紐帶,就能夠向他們傳遞信息,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巨大價值。
不論我們的孩子是嬰幼兒還是十幾歲的青少年,他們都需要獲得認同,需要被告知:我們因為他們的存在而開心。
孩子需要知道:他們不必做任何事情就足以贏得我們?nèi)硇牡年P(guān)注。
孩子理應(yīng)體驗:他們降臨世間,這件事本身就足以為他們贏得矚目與欣賞。
一個孩子如果伴隨著與生俱來的“正當感”成長起來,那么成年以后也會帶著幼年的印記,獲得強健的情感世界。他們很早就能理解自己的精神在人際關(guān)系中是最重要的,今后就能靠著精神的引導去體驗成年人的生活。
憑著這份內(nèi)在的紐帶,他們既不需要向外部世界索取認同,也不會渴求贊賞;憑著內(nèi)心的“正當感”,他們就能對自己發(fā)出贊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