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總有朋友說:“想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,先要提高自己教育孩子能力。”這話表面上看,是沒有什么問題,但實際上,如果缺乏一定的條件,也是有不少問題。這可能會給許多當父母造成一種壓力,以為不成為教育專家,就不能教育好孩子。
許多書上都說“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”,但實際上此地方說的是傳道,而非真正意義上的授業(yè)老師。這也就是說,父母要在做好自己“本職”工作的基礎上,對孩子進行“人”的教育,側重點在孩子的為人處世、情緒、界線和良好生活習慣方面。而對于純粹的間接經驗知識學習,家長應該是啟蒙,其余的交給真正的專業(yè)老師去做。
一個人在社會中,應該清楚知道自己的能力,并做符合自己能力的事情。畢竟這個世界已經有相對清晰的社會分工,不需用家長什么都知道。既然如此,當然,如果你本身有授業(yè)的能力,也是可以的。但在如今這個知識大爆炸的年代,家長是一個全科人才幾乎是不可能的,其只靠家長的授業(yè),必然不能滿足孩子的全面發(fā)展。
由此,我們可以看出,既然我們成人在職場上,都講究能力對口和發(fā)揮自己最擅長的,那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中,為什么不拿出自己最好的一面來教育孩子?如果家長總以自己的短處,而放棄自己的長板去引導孩子,豈不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?實際上,一個好的語文老師,也未必是一個好的數學老師,誰干自己不順手的事情都會感到別扭。
所以天童教育覺得,家長更應該回歸的是“傳道”上,就是教會孩子如何做人和生活自理,以及情緒管理和養(yǎng)成良好生活習慣。這些都是孩子需要經常接觸的,甚至是天天要運用的,非常符合孩子感謝認知的特點。這也是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情,總不能讓孩子小時候學文化,等到大學了學習生活自理和類似“上廁所要沖水”等基本為人處世原則。